邁向DMF-free

我們已大幅降低DMF的使用

我們以2025年前達到DMF-free為目標

DMF ( Dimethyl Formamide,二甲基甲醯胺)對多種有機物具強溶解力, 且可與水完全互溶,常做為高分子原料、樹脂加工的溶劑。在PU產業,長久以來,是一個被廣泛應用的有機溶劑。普大非常重視有機溶劑對環境的衝擊,以及對終端消費者健康的影響。

自1984年起,普大便設置蒸餾塔進行DMF回收。DMF的水中溶解度極佳,但在濕式洗滌塔操作一段時間後,由於洗滌液中已溶有一定量的DMF,洗滌吸收的效率將逐漸降低。同時高濃度洗滌下來的DMF,容易因低濃度廢氣進來而被氣提吹除。我們的工程師為此設計一套利用氣液逆流、三段式填充洗滌塔的流程,確保DMF的排放降至最低。

近十年,我們已有極大的進展

除了回收以及減少排放,普大深知從製程上降低DMF的使用才是根本解決之道。我們的研發人員一直以來專注在製程上減少使用DMF的相關研究。 普大產品的DMF含量已經從2008年以前的超過2,000ppm降至目前的500ppm以下。我們的研發團隊更朝向零有機溶劑製程的目標努力。

水資源管理

近兩年,我們已節省50%的水資源耗用

我們實施強而有力的策略來減少水資源耗用

水,是地球生生不息的珍貴資源。如何提升用水效率、整合水資源管理,是我國亟需面對的課題,也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項目之一。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衝擊,水資源供給趨於失衡,做為地球公民的一員,普大並行「」與「節流」以確保永續生產。

我們透過製程的改進,減少每生產單位的用水量。並經由製程廢水回收再利用,減少向大自然汲取新鮮用水。近年來,整廠的用水量不斷遞減,單就2017年到2019年短短的兩年之間,我們總用水量減少接近一半。

在即將啟用的新廠,我們更建置了雨水回收設備,拓展多元水資源。期許我們在保護地球資源的前提之下,穩定擴展公司產能。

空氣污染防制

我們在空氣污染減量上有持續的進展

自2016年起,我們大大減少了空氣污染量

普大致力空氣污染減量,採用最佳可行技術處理營運產生的污染,對各項空氣污染物進行有效處理,使排入大氣的污染物含量符合或優於政府規定,降低環境衝擊。

自2015年起,陸續在鍋爐製程後端加裝污染防治設備(旋風分離器和袋式集塵器)。近年來,我們更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以降低相關污染物的排放。除了更換燃料或是加裝防治設備外,普大同時進行製程優化、提高製程生產效率及減少廢棄物。再者,減少燃料用量,達到節能減廢的效果。在提高使用清潔能源比例以及製程改進雙管齊下,我們的重油使用量自2016年到2019年已經大幅減少接近60%。

在即將運營的普大新廠我們將會達成更多目標。

即使普大在相關製程的排放量上已符合政府標準,我們仍期許工廠營運能與環境共存。收集及燃燒(熱氧化)空氣污染物是新廠的計畫之一,透過降低微粒排放量以及回收熱能來支持我們達成環境永續發展的承諾。

能源管理

我們的目標為盡量使用再生能源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使用再生能源是我們的策略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普大在減緩溫室氣體排放上持續努力。因應氣候變遷是公司永續經營的責任,我們的團隊藉由持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與使用再生能源來節能減碳。並將累積的改善經驗化為最佳可行技術,發揮能源最高使用效率,藉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致力於成為全球綠色製造的一份子。

普大已加入工研院的工業節能計畫,在我們的工程師以及研發人員的努力之下,我們在單位產品的耗電以及耗熱量上,已有大幅度的改進。彰化廠的用電量更從2015年的6,775,200kWH減少20%以上達到2018年的4,174,200kWH。

在即將啟用的雲林新廠,我們更規劃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在陽光充足的台灣增加再生能源使用量。

資源回收

我們的宗旨: 廢棄物產出最小化,資源循環使用最大化

回收與使用再生資源是普大的營運重點

普大的廢棄物管理秉持資源循環利用原則,在產能及研發規模持續擴充下,為避免廢棄物產出量同步擴大,進而造成環境衝擊,在日常營運中採取「廢棄物產出最小化,資源循環使用最大化」的作業方針。

在生產過程中,我們所使用的棧板、紙箱、PE膜、紙管,皆採用資源回收再製品。使用過的空桶以及皮革屑,也委託政府主管機關核准之合格廠商回收再使用。